南京铁腕治水:新时代的新长征
2019-03-19
南京,全省唯一跨江城市。 两千多年前,因水而生;两千多年来,因水而兴。城市建设高歌猛进三四十年,面貌日新月异,难题破解无数。而水,依然是那道最难的未解题。两三年来,这座特大城市以空前的力度,以整座城向水“俯身”的姿态,不惜一切代价,只为回到“城与水”“人与水”和谐共生的朴素关系。
关系正在改善。2017年,南京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体;2018年,南京水污染防治工作年度考核综合评分居全省第一,7条省控入江支流全部达到省高质量发展考核目标;2018年,生态环境部、住建部对全国30个省(区市)的70个城市进行的首次黑臭水体现场督查中,南京16条河道全部考核过关;全市22个省控及以上断面有八成的水质已达到或优于III类水标准。
水的挑战依然严峻。如何让占全市面积11.4%的水域恢复成“活水”,成为大自然的生命有机体,成为城市流动的活力,南京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、以历史的耐心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,进行一场全民皆兵的治水新长征。
被骂的黑臭河变成“幸福河”
“极端重视”“力度空前”,南京各级水务部门这样形容南京治水态势。2017年底南京出台水环境提升行动计划(2018—2020年),下定决心,用3年努力,让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高。
南京地处长江下游,水域占全市面积的11.4%,65%的地形为丘陵,河沟水网较多,水系丰富发达。水务部门最新统计,全市有600多条骨干大河,2700多条大小河流、10座湖泊、中小型水库251座,市域滨江岸线总长约275公里。治水挑战最大的是250多平方公里的主城区,以两河(金川河、秦淮河)和两湖(玄武湖、月牙湖)为主要水系,河道、明渠达166条,总长280公里。
“水资源丰富是南京特有优势,这意味着要承担活水清流的重要责任。”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水环境处副处长居小秋介绍,2014年,南京22个省控及以上断面中,达到或优于III类水的比例仅为45.5%,当时省内很多地市的优III比都超过了60%。主城区21个水功能区,达标率不到一半。
南京水环境质量总体底子差,加上城市人口多、建设密度大,治水难上加难。
迎难而上是唯一的路。三年行动计划中,南京制定治水时序:2017年底,基本消灭黑臭河;2018年启动消除劣Ⅴ类水体行动,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河道整治,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体;2019年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,建成区基本建成雨污分流体系;2020年,全市域消除劣Ⅴ类水体,建成区启动消除Ⅴ类水体行动,城市重要水体稳定保持Ⅳ类,水环境得到全面提升。
咬住目标,南京铁腕出击。2018年6月,南京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每人认领一条劣V类入江支流,治理难度最大的金川河,市委书记认领。在南京,从市委书记、市长,到区,街镇党政一把手,就是河道治理第一责任人。全市2700多个重要水体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,全市3011名党政干部分别担任市、区、镇街和村社级河长,各个区和园区由党政一把手担任总河长,区领导担任重要河道河长,全市形成坚决啃下水质达标硬骨头的紧张氛围。
“河长制是责任制,河长就是这条河道的第一责任人。一旦有河道治污不力、生态被破坏,上一级政府就对河长进行约谈、问责。”南京市水务局水环境处副处长张晓峰说。认领河道、当河长,不是挂挂名。去年以来,省委常委、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11次调研金川河,秦淮区委常委会连续四年新年第一调研都是治水。
“治水到了最好的时期,各级领导空前重视,只要能让河道变清,花多少钱都愿意,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。”南京多位水务工作者表示,同时,水质提升有硬指标,各级领导治水压力也是空前,压力层层传导,河道巡逻员都不敢松口气。
去年年初,南京成立水环境提升推进办公室(简称“水升办”),分管副市长任主任,每周开专题例会,下设6个专项工作小组,从制定目标到考核落实,结束多头管理,市级层面加大治水统筹和督察考核力度。
对每条河,每一年要干哪些事,每一项任务都对应着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表,干什么、谁来干,逐一分解,一清二楚。
截断河道污染源、雨污分流、增设污水处理设施、生态补水、连通水系、水质提升……按“拆、截、清、修、引、测、管、景”八字整治思路,全市整治了150条黑臭河,2017年底,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。
去年6—12月,金川河宝塔桥断面氨氮、总磷均值已达到Ⅴ类水标准,氨氮均值降至不到2017年月均值的四分之一,水质提升非常明显。7条省控入江支流,截至去年底已有5条消除劣Ⅴ。
领导挂钩负责不仅要求断面达标,还要同步推进管网排查、区域污水处理能力提升,系统提升流域整体水环境。在这种系统治水思路下,北十里长沟西支已实现全流域消除劣V。
工农河、清水塘、月牙湖、幸福河……一大批被“声讨”多年的河道被居民发在朋友圈大力点赞,黑臭河成为真正的“清水”塘、“幸福”河。
南京正以最严苛的经济手段推动水环境持续向好。我省2014年开始实行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。去年,南京的补偿标准提高到省里的两倍,今年是3倍,明年则是4倍。河道治不好就要交钱。去年5月至年底,各区交的罚款已超1亿元,有的区为一条河就被罚数千万元。今年起,南京全市28条入江支流全部纳入区域补偿范围。
不能让治水“沦陷”在地下管网
对水的考题,南京才开始解答。从水质看,83个市考断面仅有56个达到“十三五”考核目标,其中,优良比例不到50%;28条主要入江支流,有12条仍为劣Ⅴ类,老城区、城市开发建设区一些入江支流,水质改善不明显,已消除黑臭的部分河道水质时有反复。
最严峻的事实是,城区河道基本丧失自净能力。南京市水升办综合协调组组长竺兴宏比喻,南京主城多数河道已失去“生命力”,就好比人没有了“免疫力”,一有“风吹草动”就会“生病”。
导致“风吹草动”最主要的原因是污水入河,源头失控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,大量返城人口密集居住在城东锁金村,为防污水直排玄武湖,南京建了第一座污水处理厂——锁金村污水处理厂。30多年过去,目前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76万吨,环保基础设施欠账依然太多。按现有规划,到2020年,南京还要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0万吨/日。
更麻烦的问题还在污水管网。去年南京市政协组织人员对南京水环境进行重点调研,得出结论——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。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吕锡武形容南京地下污水管网为“支离破碎,质量低下”。2017年,城区七大污水处理厂年均进水化学需氧量(COD)浓度在142mg/L-234mg/L之间,没有达到国家住建部要求不低于260mg/L。污水浓度不够,大幅增加污水处理成本,浪费了原本宝贵的污水处理能力。为什么污水不够“脏”?2017年12月,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测试,关闭凤台路40万吨污水泵站,但污水厂当日处理量仍达到64万吨,说明有大量地下水、河水混入污水收集系统。
南京污水管网现状令人心焦。南京南站片区排查显示,在12.5平方公里的片区内,45公里管道中有管道功能性或结构性缺陷444处,雨污混接,井室漏水等问题123处,塑料管占三成多。一条河只要有一根百毫米口径管道的污水漏排,三四天水质就变差。在内金川河,一污水主管渗漏严重,污水通过护坡缝隙进入河道。
南京南站片区是南京污水管网的缩影。陈旧管网问题严重,前几年新铺设管网也难言乐观,已实施雨污分流片区,雨污管网混接、漏接、错接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,污水管网铺设未能实现精准到位,不少地方还需返工整改。
初期雨水也是大难题。在竺兴宏看来,初期雨水形成的面源污染,数量大频次多污染重,是城市水体反复污染的重要因素。而据气象部门统计,南京中雨以上造成初雨污水下河的次数,年均可达31.8次。初期雨水COD浓度普遍超过生活污水的浓度,且与合流截流管内积存的污染叠加,进一步加重入河污染。南京一年降雨天数多达114天,在10平方公里范围内,1毫米的降雨,如果进入污水管网,大约会增加1万立方米来水。南京的污水管道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按照生活污水排放量设计,难以抵御下大雨时的雨污混流,雨污水混流下河仍然存在。
要管住污水,还要修复现有水体生态。河道、湖泊岸坡多数硬化,水土气交换代谢功能基本消失,一些原本连通的水系遭到破坏,产生不少断头河、覆盖河,据不完全统计,10年内南京消失的城市河流有20多条。暗涵暗渠中的淤泥难以清除,加上生产、生活干扰,不少城市河道人为改变自然弯曲的形态,加剧了河道生态退化。
每滴入河污水都和你我有关
今年,南京提出18项任务打好碧水保卫战,包括实施14个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工程,年底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4万吨/日。
南京计划投入3.5亿元资金,对市级统一管护的1400公里管网进行排查,全面开展六大污水系统的管网检测修复。
这是一项比绣花还繁复的工程。去年,南京在河西片区和南站片区先行先试,开展污水管网排查和修复专项行动。建邺区水务局顾然介绍,河道一处排口出了问题,可能是远在1公里甚至更远的某一个排水户内的一处错接问题,为此摸排清疏的时间远远大于整改的时间。通过排口溯源,建邺建立地下管网大数据系统,2017年下半年至今,建邺对328个错接混接点进行整改,涉及9条市政道路的18处地段以及67个小区和多家企事业单位。
今年初,南京发布《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规定》,整体推进海绵城市建设。南京在试点片区内的15条道路建设中,已采用透水铺装、雨水调蓄等手段,控制径流总量,削减面源污染。竺兴宏认为,在建筑、道路、公园绿地、河道水系引入“海绵城市”理念,可增强雨水就地消纳和收集利用能力,减轻初期雨水污染。
昆明、成都在居民密集区增设小型污水处理站,与大型污水处理设施配套,提高污水处理能力。南京也在尝试,选择污水管网不健全的地方设置小型水质净化站,就地进行污水收集和处理。去年,南京在江宁、浦口、江北新区等地共建设了62个站点,增加日均分散式污水处理能力22万吨。
“小型水质净化站投资大,后期维护成本高,设置一个日处理污水能力1万吨的站点,3年要耗费3000万元。”张晓峰认为小型水质净化站主要应用于城市规划尚未确定、污水管网缺失地带,作为大型污水处理的补充,只是权益之计。
流水不腐,南京正在开展“活水行动”,让河道活起来、流起来。河西北部清江河、中保河等九条河流正在实现互联互通,并使用北河口水厂的尾水进行引流补水。
全城治水,光靠政府远远不够。南京有多家科技型公司在全国开展污水治理业务,但此前都未能参与到南京的水污染治理中。南京河道治理一般以工程项目招标,而技术型公司没有工程建设资质。这两年,南京大力度推进创新名城建设,各个部门都开始重视科技型企业,在空前重视治水的氛围下,不少公司才有机会参与南京治水。
如何转变以政府为主体的水环境治理模式,放开市场,发动全民参与,建立第三方治理和评价制度,是解答南京治水难题难以缺少的步骤。背街小巷服务业小店、满城小餐馆污水乱倒乱排,家庭阳台洗衣机直通雨水管,老小区污水管私搭乱接……每一滴入河的污水,都和你我有关。城市治水,应该是一场全民皆兵、永远在路上的新长征。